当前位置:首页 > 香港银行开户 > 正文内容

南商(中国)正式落户苏州

南阳商业银行9年前 (2014-07-08)香港银行开户146
      7月8日,南洋商业银行中国)有限公司苏州分行正式对外营业,南商(中国)内地分支机构的数量也增加到37家。
南商(中国)作为中银香港旗下机构,一直被誉为“最了解内地市场的外资银行”。借助中银集团在内地的强大资源网络和务实稳健的经营理念,南商(中国)近年来实现了效益的稳定增长,尤其在国内总体经济发展趋缓的大形势下,2013年更是成为少数几家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外资银行。
“南商(中国)的发展是综合考虑了市场环境因素以及我们自身条件的结果。我们的网点规模在外资行中不是最大,但我们可以共享中银在国内的万余家网点资源,这在国内外资行中是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。借助这样一个庞大的共享网络,我们可以抛开依靠规模扩张进行增长的模式,有效降低成本,更加专注于客户体验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。”南商(中国)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       苏州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带,位于长三角地区中心区域,背靠苏、锡、常地区,紧邻上海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发达,近年来其开放型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。苏州以不到全国0.1%的土地,实现了进出口额和出口额约占全国10%,出口额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三位;实际利用外资约占全省的1/3和全国的10%,绝对额位居全国第二位;境外中方投资额占江苏省比重的1/3,新批境外企业数和中方投资额均连续八年位居江苏省第一位。       作为外向型企业聚集的东部发达城市,苏州金融环境指数在全国31个重点金融城市中排名第8位,在长三角地区排第3位,仅次于上海和杭州。其完善的基础设施、服务体系、产业配套和市场空间近年来吸引了多达3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落户,总量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。目前,苏州正在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,南商(中国)苏州分行的开业,将有助于推动苏州和香港两地间金融服务的对接,为苏州金融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       南商(中国)是中国银行(香港)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银香港”)通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(简称“南商”)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,于2007年12月4日获中国银监会批准,并于同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,总部设在上海。除苏州分行外,南商(中国)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海口、大连、杭州、南宁、青岛、成都、无锡、汕头、合肥等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香港银行开户|港股行情|香港公司注册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rcedu.com/post/1202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南商(中国)增资申请获批准 注册资本将达65亿元

      南洋商业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南商(中国))25日发布公告称,该行于2011年向监管机构提交的增资申请已获批准。南商(中国)现有注册资本为等值41亿元人民币,申请增加24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后,其注册资本将达到等值65亿元...

南商(中国)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,10分钟内全部售罄

南商(中国)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,10分钟内全部售罄

     近期投资市场震荡剧烈,不少投资者又把目光移到了收益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,南洋商业银行(中国)“以下简称南商(中国)”适时推出此类产品,以18个月年化5.2%和5.5%的高收益回馈客户。4月8日早上9点在柜台、网银和电子银行全渠道推出...

东亚中国长沙分行隆重开业

    长沙, 2011 年 12月 27日 —东亚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(下简称“东亚中国”)高兴地宣布,该行在内地的第 23家分行——长 沙分行已于昨天正式开业。   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,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。作为湖南省的政治、...

香港银行开户被拒了怎么办

香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也是亚洲重要的门户港,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客商前往香港注册公司,并开设香港银行账户,进行全球贸易。但随着全球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募资的大潮,不少客户反馈在香港银行开户越来越难,成功率太低,其中香港汇丰银行最难申请...

香港个人银行开户不过港开户渠道大全

点击蓝字关注我哦招商永隆银行开户资料:身份证、通行证或者护照。面签城市: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蘇州天津合肥廈門長沙成都。卡片类型:招商永隆金葵花卡。金葵花卡简介:1,豁免首年账户管理费,次年可申请降级,降级后将不收取账户管理费,如不降级管理费...

东亚中国庆祝福州分行隆重开业

东亚中国庆祝福州分行隆重开业

  福州,2014年10月14日—东亚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(下简称“东亚中国”)今天庆祝福州分行隆重开业,该分行是东亚中国的第28间分行,也是东亚中国在福建省设立的第2间分行。   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先生表示:“福州是福建省省会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